鲲鹏展翅正此时,扶摇直上九万里 ——走进福州高级中学 二维码
802
发表时间:2010-07-05 10:08 福州高级中学是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、省一级达标学校、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,以99分的高分通过了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验收,连续多年被评为省、市文明学校,保持了省模范职工之家、省先进教工之家、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。学校位于烟山之巅,闽江之滨,依山傍水,绿树婆娑,百花争艳,空气清新,是一所“花园式学校”,是学子求学的理想所在。 福州高级中学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,更有令人激奋的现实基础。意气风发的福高人在团结和谐、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: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100%;2007年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四百人;2009年本科上线率达89.25%,连续六年每年本科上线人数递增50人以上; 2010届高三毕业班学生在省市质检(均为全市网络统一阅卷)中成绩优异,市质检文理科总分均居市区校第三名,其中地理科第一名,四科第二名;省质检文理科总分也均居市一级达标校第三名,其中地理科第一名,七科第三名。2010年高考本一上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,本科上线率达90%以上。 追求卓越 敢为人先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,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,尤其是追求卓越、求真务实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“与时俱进、敢为人先”的教育改革传统,成为福高人的共同财富。福高人秉承追求卓越、敢为人先的精神传统,盯着外部世界(国内外教育大环境)办自己的学校,瞄准明天的事业办好今天的事情,做到与时俱进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学校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,开展了课程体系、教学方法、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改革;在课堂教学中,学校推行“互动式教学”模式,并在全市率先推出“交互式网络教学”研究课,做到授课、辅导、交流一次性完成;“名牌教师挂牌上课”“导师制”开全省学生选老师之先河。2003年成功申办的“中新友好实验班”,成为我省第一所经省政府批准的中外中学合作办学项目;2004年12月初举行的面向全市的校本课程对外公开观摩课,被誉为“引领课改新潮流”;为解决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高级教师后的进一步提高的问题,2006年在全省率先推出“名师工程”和“培青工程”两个工程同步发展新思路,2007年开设两个工程现场会和校长论坛,引起了省市领导的关注和许多学校的效仿;2007年,学校首先推出模块考试100+50分的思路,即100分为学业基本要求,50分为面向高层次的教学要求。之后,市教育学院也采用这种模式,一些学校也开始仿效。2008年开始学校大考使用网络阅卷。 锐意进取 成果丰硕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,福州高级中学凭借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,延续历史的辉煌,锐意进取,勇于创新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历年高考上线率稳定在99%以上,2005年以来本科上线率均超过70%。2006、2007连续两年获评福州市高中办学效益评比优胜奖;2007年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四百人,其中应届毕业生林捷同学在高考中取得了660分的优异成绩;2008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,本科上线率近80%;2009年,在高三全体师生齐心协力、奋勇拼搏下,学校高三毕业班在高考中再次取得优异成绩,全年段文理科合计本科上线率达89.25%,其中文科本科上线率达91.4%,理科本科上线率达88.2%;2010届高三毕业班学生在省市质检中取得优异成绩,市质检(全市网络统一阅卷),学校文理科总分均居市区校第三名,其中地理科第一名,四科第二名;2010年福建省高三省质检(全市网络统一阅卷),文理科总分居市一级达标校第三名,其中地理科第一名,七科第三名。2010年高考本一上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,本科上线率达90%以上。 春风化雨润校园,桃李芬芳满天下。知识渊博、教艺精湛、师德高尚的名师培养了众多优秀学生。近三年学生在全国省市学科竞赛、创新大赛、文学艺术等竞赛方面共246人次获93项佳绩,其中傅晓萍同学的研究性课题《竹纤维柱层析提取茉莉花茶茶粉功能成分及应用》荣获第24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,同时获得福建省卢嘉锡青少年科技创新奖,并推荐参加2009年第二十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,获全国三等奖;2010届高三高宇奕同学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福建赛区一等奖,已免试保送厦门大学深造。 师资优秀 教研扎实 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雄厚的师资力量是福州高级中学近年来取得骄人成绩的有力保证。学校现有教职工154人,在职特级教师3人,福建师大、省教育学院兼职教授、副教授10人,福州市第二届名学科带头人3人,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1人,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9人(全市含八县共67人),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,市级骨干教师1人,硕士研究生17人,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超过40%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,学校依托毗邻福建师大的优势,通过聘请多位师大教授担任新课程顾问,依托省普教室专家的指导,发挥本校名师的“传帮带”作用,构建起专家引领,名牌教师、骨干教师、年轻教师层级递进、共同提高的教师自培体系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这种循序渐进的成长方式,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向上,为教职工生命价值的实现创造了舞台。近三年来,学校教师参加全国、省、市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41人,主编或副主编教辅材料51本,发表CN级论文75篇。 学校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。语文、数学、政治、化学、信息技术等学科名师工作室均有学校教师参与其中,而福州市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就设在福高,由特级教师陈杰生老师领衔。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信息技术、体育11个学科都有设区市级以上的名师、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优秀教师。一支朝气蓬勃,奋发向上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带动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。 福州高级中学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,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,把教科研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,目前学校共承担或参与了6个全国教育科学“十五”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,3个“十一五”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,4个省级课题,3个市级课题,9个微型课题,形成了国家级课题、省市级课题、校级课题、个人课题相互依托的课题群。有多个已结题的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项目,举办了多场全省规模的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会,产生很好的反响。 落实以人为本 彰显英语特色 福州高级中学坚持“以人为本,重在可持续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把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做到关心每一个人,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,努力营造一个富有人情味的、温馨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环境。一方面,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,尊重教师的人格、教师的工作、教师的合理需求,尊重教师生命的独特性,尊重不同的教学个性与风格,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教师资源的潜力,打造一支既和谐竞争又相互合作的教师团队,构建和谐争先的教师文化。 一方面,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,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,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元选择教育的机会,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,使学生全面发展并朝自己最感兴趣和最具潜力的方向奋进。学校注重领袖型学生的培养,以丰富多彩、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学子创造了健康成长、快乐学习的广阔天空,为莘莘学子铺就成才之路:学生们在科技创新大赛、学科竞赛、运动会等赛场展示智慧与力量的极致美丽;在英语节、体育节、读书节、科技节、艺术节等舞台上尽情挥洒年少才华;在“千墨”文学社、动漫社、英语俱乐部、摄影摄像组等社团尽展青春风采…… 福州高级中学有打造英语特色的良好基础。2002年以来学校抓住“盖普”项目的引进、“中新班”的开办这些难得的契机,强力打造英语特色,促进学生个性发展,提升教育内涵。几年来,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学校的英语特色正逐步为教育界同行、社会所认同和接受。英语角、校运会的英语广播已成为校园独特的风景线;每年一届的英语节已成为学校传统的四大节之一;英语口试、日常英语每周三句、英语口语风采大赛等为广大师生的英语学习、实践提供了平台;外教对教师的英语培训和体验留学等活动,既有利于提高师生英语水平,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供了便利;在全国“斯诺杯”英语口语大赛、CCTV“希望之星”英语风采大赛中的突出表现是学校英语水平提高的有力证明。(全国斯诺杯高中英语口语大赛福州赛区比赛中,获奖的8位同学中福州高级中学占6位,他们还代表福建省进京参加总决赛,取得全国三等奖等成绩;在2007年度CCTV“希望之星”英语风采大赛中,代表福州市入围福建省总决赛的五位同学中福高占三位。)学校的英语氛围日渐浓厚,英语特色日益彰显。 在强力打造英语特色的过程中,英语角活动、口语课、口语考试、英语节等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。学校举办每年一届的校园英语节,学生全员参与;每周的英语角活动全部外教都参加,此外,英语广播等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常年开展。在新课程背景下,学校也有意识地开发体现学校英语特色的校本课程,如英语听说必选课,请外教参与英语听说必选课的教学。目前在高一设一小模块、高二设一小模块必选听说课,任选部分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选英语听说课,也可选其他的选修课。就像苏云校长所说的,目的是让福高走出的学生有优于同龄人的英语能力。 中西合璧 风格独具 走进福高校园,映入眼帘的是绿树婆娑。这里有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樟树,也有异叶南洋杉等名贵树种;这里风景优美,环境清幽,教学设施配备一流。 学校校园建设的总体特点是以福高的办学底蕴为依托,结合校园山坡地的特点,进行规划设计,建成一步一景的江南小巧特点的校园景观。学校以乐群路为线,大致分为两个区域,两个区域功能不同,风格各异:一边是教学楼、实验楼、生物园、地理园等组成的颇具现代气息的教学区,一边是具有深厚底蕴的、建筑样式独具风格的办公生活区,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。 学校教学楼的四周设置花坛,种植花草树木,相映成趣;抽取消防用水成循环水,建设过滤系统,在实验楼旁形成假山、水系、中间养鱼、两旁生物园的景观;教学楼、实验楼的走廊墙壁上配以用钢化玻璃为面料,用防紫外线辐射的彩色字画制作的专题宣传板;实验楼顶建有天文台、地理园,并在教学楼与生物园之间建一座休闲亭——思恩亭,体现了校园绿化、净化、美化的特点和节能、环保的理念。 在办公生活区,最显眼的要数操场两侧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的、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图书馆和建于1905年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体操馆。这里的整体设计以红色为主色调,操场全为塑胶,红色的塑胶跑道围绕着中间是绿色为主的塑胶篮球场,操场的四周分别是外墙红色的图书馆、体操馆、食堂、学生宿舍楼等,建筑物及色彩的搭配协调和谐,在绿树的掩映下,校园环境更显宁静优美、古朴典雅。 鲲鹏展翅正此时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福州高级中学的全体师生正意气风发地向“示范性高中”的目标奋进。 (《福州晚报》2010年6月23日)
文章分类:
丰硕成果
|